游客发表

何继善院士:探深地万米,做“中国创造”

发帖时间:2025-04-05 19:45:5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组建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在全国拥有话语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能源企业的指示精神,日前,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发《关于无偿划转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有关事宜的通知》,将所持有的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9969%股权无偿划转由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

聚焦可再生能源、核电、外电入鲁、天然气四大板块做加法,突出煤炭、煤电两大行业做减法,紧盯提升新型能源发展水平做乘法,压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2020年全年外电入鲁净输入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5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0%,减少发电用煤911.9万吨。

何继善院士:探深地万米,做“中国创造”

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全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37061.9万吨,比上年下降10.4%,压减煤炭消费4312.7万吨,为完成十三五全社会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4791.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0.1%,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发布会表示,煤炭消费压减是山东省2020年重点攻坚任务,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4%,超过十三五下降目标1.4个百分点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分析认为近期气温小幅回升,居民取暖用电负荷整体较前期有所下降,多地电厂日耗煤量高位震荡回落,电企补库节奏有所放缓,但国内安检环保力度不减,产地煤矿增产空间不大,煤企库存普遍不高,部分矿区仍存在车等煤现象;焦炭市场运行良好,主流地区相继落实焦炭价格第十四轮提涨,累计涨幅达900元/吨,焦炭供需两旺,焦企生产积极性不减,开工率维持高位水平;化工煤方面,本期省内无烟块煤市场延续上涨走势,煤企生产较为稳定,晋城地区大型煤企块煤价格普遍上调30元/吨,地方煤企块煤价格上调20元/吨至50元/吨不等。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1月2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44.06点,环比上涨1.83%,自2020年11月2日后连续12期上涨。具体来看,动力煤指数131.39点,环比上涨3.55%;炼焦用精煤指数169.74点,环比上涨0.07%;喷吹用精煤指数164.48点,环比持平;化工用原料煤指数109.96点,环比上涨2.90%徐矿启动走访转活动,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征集了1422条金句,确立了以煤电化为主体,以开发存量资源和无形资源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总路径,布局六大能源基地,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1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20年河南省关闭11对煤矿,化解486万吨煤炭过剩产能,较年度目标任务255万吨超额完成91%。其中2016年、2017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年度目标任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连续两年获国办督查激励。通过积极努力,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煤矿单井平均产能由40万吨/年左右提高到77万吨/年左右。河南省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我省煤炭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煤炭行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据介绍,河南省自2016年启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以来,持续做好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的加减法,解好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债务怎么办三道难题,累计关闭煤矿242对,退出产能6820万吨,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6254万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9%;争取去产能中央专项奖补资金57.07亿元,累计安置职工13.2万人大同混煤(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价格为908.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2%。

何继善院士:探深地万米,做“中国创造”

山西优混(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大卡)价格为883.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2.4%。普通混煤(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价格763.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4.6%。山西大混(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大卡)价格为839.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3.1%。各煤种具体价格变化情况如下:无烟煤(洗中块,挥发份8%)价格915元/吨,较上期上涨15元/吨,涨幅1.7%。

国家统计局于1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中旬全国煤炭价格全体上涨普通混煤(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价格763.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4.6%。各煤种具体价格变化情况如下:无烟煤(洗中块,挥发份8%)价格915元/吨,较上期上涨15元/吨,涨幅1.7%。山西优混(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大卡)价格为883.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2.4%。

山西大混(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大卡)价格为839.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3.1%。大同混煤(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价格为908.8元/吨,较上期上涨97.3元/吨,涨幅12%。

何继善院士:探深地万米,做“中国创造”

国家统计局于1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中旬全国煤炭价格全体上涨5月21日,富源县一处煤矿因存在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提供的瓦斯巡回检查记录不真实等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处罚款151万元;6月22日,该矿因拒不执行监管监察指令,停产整顿期间违法组织生产,再次被罚202.06万元2020年,云南煤监局累计监察执法914矿(次),查处事故隐患5548条(重大事故隐患23条),下达执法文书5544份;实施行政处罚470次,责令停产整顿21矿(次)、停止建设23矿(次),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40矿(次);查处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30个,纳入联合惩戒黑名单管理1矿、2人,首次因违法违规生产将一处煤矿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对发生的5起事故严肃查处,提请关闭煤矿2处,追究刑事责任9人、党纪政务处分20人。

促动:夯实安全发展之基事实上,煤矿的转型升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而需要管理制度、灾害防治、隐患治理、风险防控、支撑保障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坚守:担当为民守安之责出勤249天、加班96天、累计工作345天,到基层出差189天、深入井下监察62次,这是云南煤监局曲靖监察分局监察员杨文纲2020年的考勤表。此外,把2020年确定为能力提升年,通过抓实集中学、请人教、出去看、自己讲、下矿练、台上比六件事,着力提升监察执法人员看家本领和履职基本功;开展全局系统找差距、抓落实、严执法、守底线专项活动,查找、整改各单位差距问题219条、干部职工差距问题1665条,推动转变执法作风,提升履职实效;健全抓落实机制,实施重点工作事项清单化督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年督办重点工作1045项,按期完成率达99.3%。杨文纲的考勤表,也是云南煤监局监察员们整体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但事后来看,这起事故也以其深刻教训推动了全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之旅真正起航事故发生后,云南煤监局立即启动反思机制,开展了深刻反思,并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汇报了煤炭产业突出问题和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建议,向省政府主要领导呈报了专报。针对全省煤矿普遍存在的依法办矿管矿意识不足、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云南煤监局以开展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为突破口,分级分类组织煤矿全员学习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一规程三细则,全省煤矿集体学习659班(次)、受众66387人(次),网络学习57586人(次),建立整改台账243份,对标对表检查整改隐患8299条;组织开展矿长总工话安全等活动,促进经验交流、相互借鉴。

创新:完善聚力提效之策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向,全面提升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随着时钟走向2021年1月1日零时2020年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定格成了一串数字:累计生产原煤5332.44万吨(调度数)同比增长0.4%发生事故5起、死亡9人同比分别下降66.7%、62.5%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169同比下降62.6%这一组还算满意的数字,是给云南煤监队伍一年付出的最大回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国家队,如何改变全省煤矿数量多、灾害重、安全基础薄弱的现实,如何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奋起直追、融入洪流,如何更好地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助力平安云南建设、融入平安中国战略,他们可谓如履薄冰、殚精竭虑。

项目化整改突出问题,对煤矿双回路供电问题,成立专班跟踪整改,并举一反三开展全省煤矿排查;对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问题,开展全省90处复工复产矿井通风系统逐矿专项审查;对煤矿两闭锁不可靠问题,开展逢监察必验证的两闭锁现场验证。一年只休息了21天,他必须放弃大多数周末、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除去出差监察路程上的时间和查阅资料、制作文书的时间,他必须到矿必下井才能达到62次;估算参加学习、培训、会议等所需的时间,他必须在345天里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草拟文件、填报数据、归档文书等内业工作。

省委、省政府亦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3月5日,省政府召开所有班子成员出席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治煤炭行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通知》(云政发〔2020〕9号),全盘采纳云南煤监局建议,明确除曲靖市、昭通市、红河州、楚雄州楚雄市和南华县、丽江市华坪县、大理州祥云县、文山州富宁县等三州五县及省煤炭产业集团外所有州(市)、县(区)一律整体退出煤炭产业,限期2020年6月底以前完成煤矿重组任务。解困:起航转型升级之旅2020年2月29日,罗平县树根田煤矿发生事故,造成5人死亡。

2020年9月,国务院督查组来滇督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充分肯定云南煤炭产业整治升级取得的实效后指出,全省煤矿在数量减少49%的前提下,实现产量稳中有升、事故大幅下降,充分说明标本兼治的路径可行、云南煤监局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可取。在内提效率上,云南煤监局以精准、规范执法为重点,坚持一矿一策编制监察执法方案,固化监察执法四个会(监察预备会、煤矿汇报会、隐患确认会、情况通报会)制度,力争检查方案、检查内容、隐患描述、现场处理、自由裁量五精准;成立18个综合性执法组,优化监察组专业搭配,增强执法专业性;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集体讨论、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等制度;严格执行实施计划编制方案工作准备现场检查监察处理通报情况提出建议整改复查总结归档的闭合执法工作流程;成立专门的执法预审组,聚焦程序合法、记录清楚、描述规范、处置恰当、事实客观、证据充分、法律准确、裁量精准、文书完整、前后衔接等方面对监察执法文书前置审查,坚持统一尺度、查缺补漏、改错纠偏。2020年,对上级督查、日常监察执法发现的隐患问题清单移交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并点对点督办整改落实,累计移交隐患问题5083条,跟踪整改落实4829条。云南煤监局又进入了四处调研督导的模式。

在外聚合力上,云南煤监局紧盯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责任落实,不断形成各尽其责、同向作用的工作合力。2019年6月19日,刚刚到云南任职的贺德安迎来了《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

标本兼治看似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由局领导带队,跑遍了所有产煤州(市)、县(区),宣传贯彻9号文件,与地方党委政府、煤矿企业一道深入研判形势,引导作出去留抉择、优化产业布局。

3月13日,泸西县一处煤矿在省政府9号文件下发后顶风作案,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逾期已注销的情况下擅自组织人员入井采煤,被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淘汰一处落后产能,就是减少了一个重大危险源。

破题:找准标本兼治之路2019年10月28日,云南煤监局局长贺德安结束了他6月份履新以来的第15次下基层调研。如何破题?云南煤监局结合当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深入开展调研、形成14个调研报告的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集中研讨,逐步明晰了推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走标本兼治路径的方向治标:即结合云南煤矿实际,持续强化监察执法、集中整治、打非治违,督促加强监管执法、盯守巡查、联合惩戒,以高质量的行政执法、高密度的监管盯守、高强度的惩戒措施防控事故;治本:即着眼高质量发展目标,系统推进企业落实责任、灾害治理、风险管控,引导推动关闭退出、革新技术、提升素质、优化系统,全面促进煤矿数量减少、做大做强,实现本质安全。目前,云南煤监局提出的四个对接四个升级已经成为全省煤炭行业企业的广泛共识。特别是对负责督导的昭通市,工作组一个矿一个矿做工作,对纳入关闭退出名单的一个矿一个矿现场验收。

2020年,云南煤监局可参加现场监察执法的87名监察员累计开展监察13716个工作日、到煤矿监察9349个工作日,人均分别为157.7天和107.5天,其中监察分局的一线监察员大多数监察工作日达到了200天以上;尤其是四季度,针对全国煤矿事故多发的状况和全省煤矿安全的风险,省局、分局班子成员放弃休息,全局干部职工放弃休假,竭尽全力投入明察暗访,确保了煤矿安全形势平稳。然而,与日新月异的全国煤炭产业发展相比,云南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煤炭产业起步晚、煤矿多、小、散、弱等,使得煤矿安全生产横向比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方面,制定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专题实施方案,紧盯煤矿投资人、矿长、总工程师等关键人,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理制度、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关键事,开展逢查必问、逢查必考、逢查必究的主体责任监察,以执法倒逼煤矿尽责;全面推行煤矿安全承诺制,责成所有煤矿向地方政府作出安全承诺,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激发煤矿内生动力。对保留下来的煤矿,同样重要的是推动其通过升级改造提升生产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更加让人欣喜的是,经过云南煤监局全程督促指导,位于富源县老厂镇的宏发煤矿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迈出了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重要一步,也为全省煤矿转型升级增添了信心、传递了正能量。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应急部、国家煤监局等关于安全技能提升行动的部署,全面升级煤矿安全培训,集中培训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等六类人员28900人。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